老九门是南派三叔著名作品《盗墓笔记》中提到的老长沙的九个盗墓世家,称为老九门。老九门当然是小说的虚构,但长沙这一带古墓众多,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,在长沙这一带确实有一帮这样的盗墓者,被称为“土夫子”。

为什么长沙的盗墓者被称为土夫子?

“土夫子”本来是对长沙卖黄泥为生者的俗称,因为在当时湖南长沙城里,以烧煤炭为主,而煤炭里面又要放上黄泥巴,以此来增加耐烧延时,故而对黄泥巴的需求极大,于是就诞生了以拖着板车以卖黄泥巴为生的一种职业——土夫子,多以男性壮劳力为主,取土地点也多在城边缘附近.

黄泥中的上品——“糯米泥”是长沙唐宋土坑墓葬里的回填土(放棺时挖出,后又填入坑中的土)。为此,很多“土夫子”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,总会有意无意挖到些陪葬品卖钱。久而久之土夫子们就干脆以盗掘古墓为职业。

长沙河西岳麓山下的天马山,据说这座山中有一座长沙王的陵墓,因为长沙人时不时能够在山上发现有土夫子打的盗洞,水平很高。

长沙天马山上发现的盗洞

某长沙土夫子团队盗取的长沙王金印,当时轰动一时

西汉长沙王吴芮的陵墓墓穴,早已空空如也,只剩一个大坑。以这个大坑为核心,就是长沙的王陵公园

“土夫子都是土层专家,可以通过土的成色、夯层、含水湿度来判断识别古墓封土。解放后有部分土夫子还进入了文物保护部门,据说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,“土夫子”们出主意用五块木板斜插进去,将棺侧起,谨慎将女尸取出,因此而得以保存。

马王堆汉墓未发掘时的样子

订阅本头条号或者关注“名人墓地”公众号(mingrenmudi),让我每天带您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了解历史。